空调设计和消防设计有哪些创新点国家会展中

文章来源:设计   发布时间:2023-4-2 17:52:42   点击数:
 

作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魏炜贾昭凯杨辰蕾韩佳宝张琳王全

一、工程概况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北块)(现用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以下简称“国家会展中心”)位于上海市西部,北至崧泽高架路,南至盈港东路,西至诸光路,东至涞港路,总用地面积85.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万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为20万m2,展览建筑面积约为80万m2;另有约10万m2室外展场。最大的展厅建筑面积约为2.88万m2。建筑总高度约为43m。

图1中国博览会会展中心全景

国家会展中心是集展览、办公、酒店、商业等配套设施综合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建筑总体布局突破了以往大型展馆呈单元行列式布局的模式特征,突出了展览与非展览功能的有机整合,通过会展配套功能的合理布局,创造出具有高效会展运营效率的新型会展模式。

二、工程设计特点及创新点

2.1超高大展厅空调送风技术(创新点)

国家会展中心设有3个超高大单层展厅,长约m,宽约m,平均高度约为33.5m。展览时可利用展板分隔展位。

目前国内外没有如此高大的展厅工程案例,现有高大空间空调送风技术是否适用无法直接判断。依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结果,确定了单层展厅采用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气流在展位隔断上方直接送入展位,避免了隔断展板对送风气流的遮挡,解决了展位隔断高低不一、展位隔断形状各异、送风不均匀等常见的展厅空调问题。

图2中国博览会会展中心全景

单层展厅采用自动调节送风角度的空气布送器(自动调节导流叶片角度旋流风口),解决了超高大空间冬季空调热风无法送至工作区的重大难题,同时改善了夏季空调冷风口下方吹风感,为暖通创新的成功案例。

2.2超高大展厅排烟控烟技术(创新点)

国家会展中心的展厅为超大空间,难以参照现有国家规范和上海市的消防规程划分防烟分区。建设单位希望展厅今后可最大程度的灵活租用,尽量不设置实体隔墙和防火卷帘。展厅排烟系统结合消防性能化设计,创新提出了脉冲风机系统控烟技术。利用防火隔离带形成虚拟的“防火分区”,在防火隔离带的两侧分别设置1组脉冲风机,当展厅某个“防火分区”着火后,低速启动脉冲风机将扩散至非着火区域的烟气抽回至火灾区域,达到一定的挡烟作用。每侧设置5台脉冲风机,一个防火隔离带共设置10台脉冲风机。通过CFD模拟分析、火灾相似性实景试验和展厅冷烟效能验证等过程,验证了脉冲风机系统具有消防性能化设计所要求的挡烟能力,基本满足防火隔离带对挡烟的要求。

2.3超大展厅压缩空气系统技术措施

从满足展厅功能需求出发,同时兼顾建设单位对成本造价的严格控制,制定出合理、有效、灵活的压缩空气供气方案。展厅分别配置了2×10m3/min、1×10+1×5m3/min、2×5m3/min和2×5m3/min共8台风冷微油螺杆式空压机,通过数量与容量的不同配比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展览需求。

图2脉冲风机系统

不锈钢压缩空气管道根据展位箱的布点,沿一层展厅管线槽内架空敷设,沿二层展厅楼板下方架空敷设。

2.4大温差空调供冷技术及控制措施

国家会展中心采用区域集中供能系统,综合考虑冷源和空调末端情况,冷水供、回水温差设计为8℃。采用冷水大温差运行,因其冷水特性为小流量大温差,可降低冷水泵输送能耗,容易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特性,实现系统节能运行。与常规5℃温差的空调冷水系统相比,采用大温差设计后,系统循环水量可减少37.5%,水泵、管道及其配件的初投资相应地大大减少,一次投资可以减少5%左右。

能源中心供冷系统采用定流量一级泵+变频二级泵系统,二级泵变频调速由用户热力机房最不利环路总供、回水管处的压差值进行控制。用户侧供冷系统采用变频三级泵系统,三级泵频率由设于系统最不利环路末端的实时压差控制调节。

图3中国博览会会展中心全景

2.5用户侧空调直接供能技术及水力平衡措施

国家会展中心内设有7个用户热力机房,采用三级泵直接供冷供热方式,用户侧不设置隔断用换热器。如此大规模复杂综合体建筑采用用户侧三级泵直接供能技术,国内尚属首次。估算采用直供系统比含板式换热器系统减少初投资约万元,运行能耗减少约3.1%。无论从初投资还是运行能耗来看,用户侧空调冷水直供系统与含板式换热器系统相比,其优势十分明显。在直供系统控制方案合理、有效的前提下,在类似项目中应优先采用冷水直供系统。

各用户热力入口设置流量平衡和调节装置。为减少用户侧环路与能源中心环路的相互干扰,二级泵和三级泵环路之间设置平衡管,将二、三级水系统断耦,各环路相对独立,可基于不同的压差独立控制各自环路运行。

三、设计参数及空调冷热负荷

3.1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室外空气设计参数详见表1。

表1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3.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详见表2。

表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

3.3展厅的夏季和冬季空调冷、热负荷

根据本项目各功能的面积分布,展厅的夏季和冬季空调冷、热负荷详见表3。

表3展厅的夏季和冬季空调冷、热负荷

四、空调冷热源及设备选择

建设单位经综合权衡后,引入能源投资商建设国家会展中心的区域能源中心。能源中心设于基地东南角,毗邻kV变电站。能源中心以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为核心,供冷采用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直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常规电动冷水机组+水蓄冷,供热采用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直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蓄热的复合供能模式,设计总供冷负荷MW,总供热负荷55MW。

五、空调系统形式

5.1空调风系统

各类展厅、办公大堂、员工餐厅、展示厅、商业门厅、超市和酒店大堂、餐厅、泳池池厅等大空

图3单层展厅顶送风方式

间公共用房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高大展厅依据CFD模拟分析结果,分别采用上送下回和侧送+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方式。

其他办公、商铺和酒店客房、后勤办公等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并设置热回收功能段,回收排风的能量,预冷或预热新风。

使用时间不同且有室温要求的设备用房值班室、控制室、弱电机房、电梯机房、车库管理室等设置分体式空调器或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

5.2空调水系统

国家会展中心内共设7个用户热力机房,用户侧不设换热装置,采用三级泵直接供冷或供热的方式。

空调冷水系统供、回水温度设计为6.5/14.5℃;空调热水系统供、回水温度设计为50/40℃;酒店空调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设计为60/50℃。

空调水系统为异程式,采用干管静态平衡阀+末端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的组合水力平衡方式。

六、通风、防排烟及空调自控设计

6.1展厅通风设计

展厅机械通风系统按空调期和非空调期分别考虑,排风机的风量与二者对应,并按展览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运行策略。

展区过渡季节以通风为主,展厅各空调系统可全新风运行,向室内送入新风,满足室内环境的需求。过渡季节排风机全部或部分运行。

夏季和冬季展厅空调系统运行时,展厅新风量由工作区CO2浓度传感器控制,室内排风机变频运行,排风量与新风量平衡,保持室内微正压;冬季时,排风机停止运行。

6.2排烟系统

国家会展中心展厅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考虑到展厅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需求,对单层展厅和双层展厅采取不同的防火隔断方式。

以单层展厅为例,单层展厅为无柱大跨度空间,净高达35m,顶部为桁架结构,难以设置防火卷帘来划分防火分区,因此在展厅内部设置防火隔离带,通过防火隔离带将展厅分隔为3个“防火分区”。利用消防性能化设计,分别确定了举办不同类别展览时防火隔离带的宽度。如对于机械类和食品类展览,防火隔离带的宽度设定为12m;而对于汽车类、家具建材类、礼品家居类和纺织类展览,防火隔离带的宽度设定为17m(如图4所示)。

大空间且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中,控制烟气扩散是非常重要的。中博会展厅顶部多为三角形钢桁架,无法设置固定的挡烟垂壁。本项目创造性地提出采用“脉冲风机系统”控制烟气蔓延,即在防火隔离带的两侧分别设置1组脉冲风机,其主要作用为:将扩散至非着火区域的烟气抽回至火灾区域,以达到一定的挡烟作用。

图4单层展厅防火隔离带示意图

七、运行效果

年10月展厅区域全部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先后承办了多项国际、国内大中型展会活动,并经历了年上海国际汽车展、年和年国药展等大客流展览的考验。以A1区单层展厅(净高35m)为例,物业管理单位对展览现场室内温度的测试结果详见表4。

表43号馆现场温度统计表(单位:℃)

暖通对于自然排烟设计,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自然排烟?有何要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jbys/1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