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社会的设计师凤凰网社会设计周拉开帷

文章来源:设计   发布时间:2023-5-17 10:48:31   点击数:
 

年6月24日下午,由凤凰网社会设计实践中心发起、青年频道承载的社会设计周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包括主办方凤凰网,创新机构5%DesignAction、造点,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公益机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守护童年项目办、幸福家庭公益中心,以及联合国协调员办公室、凤凰网原生营销研究院、科技企业巨头等在内的各方代表,分别从媒体、创新、品牌、传播、科技、设计、心理学等角度纵论社会设计,就社会设计的过去、现状、未来展开精准研判,共同探究创意引导、传播助推、研发对接、落地运行的社会设计新路径,促使其不仅在理念上深入人心,更在实践中切实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设计周以合(unity)为主题展开一系列行动。一则,取其合而为一、知行合一、志同道合的美好意象,向各创新机构张开双臂;另一则,因其音同“和”,也道出了社会设计周的美好愿景——以技术与创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通过社会设计周这一平台,调动各界参与社会设计的积极性,为守护绿水青山、中华人文而尽心竭力。

破冰启航对话社会

凤凰网副总裁兼总编辑邹明在开场致辞中首先向与会嘉宾对社会设计周筹备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凤凰网从推动酒驾入刑、医患互谅、校车安全标准出台,再到推出承诺胶带、勇敢娃娃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举措。他表示,凤凰网利用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优势,从品牌、企业、公益组织、媒体人等多维度,在发现问题、敦促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增强大众信心、推动社会进步是凤凰网与生俱来的责任,也是从事商业向善的初心。他也期待与大家一道,共同对话年轻人,为社会设计周注入新鲜活力,帮助社会设计在中国的破冰之旅迈出最重要的一步。

扎根优势领域助推可持续发展

随后,在学术、创意、创新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四位专家结合自身所处领域,和社会设计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主题分享。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发展部主任张莉以“从心理学看社会设计”为主题,从心理学角度,以人是社会性动物这一前提入手,剖析社会设计的必要之处。她提出,那些看起来越是自然的东西,越是需要人工反复打磨。因此,包括言论、行为等一系列社会元素,均需要精心设计,人心需要被引领,这也就是社会设计的意义所在。同时,她表示,社会设计周,包括更早之前的承诺胶带、勇敢娃娃等一系列项目,奠定了凤凰网引领者、践行者的地位,为人们创造出理解社会、改善社会的创意空间。

5%DesignAction社会设计平台创始人杨振甫以“温柔的力量——一股席卷全球的社会设计力”为主题进行分享,他以团队推广乳腺癌筛查的行动——“午后的奶察”为例,提出整合专业人士的业余时间、精力,帮助女性群体实现便捷的疾病筛查的方案。“午后的奶察”,将癌症的筛查变得如喝下午茶般容易;另一个以“温柔的力量”为核心概念的社会设计案例,横跨新北、上海、香港三座城市,致力于帮助女性在职场共创友善环境。此外,他还表达了对凤凰网深刻影响力的认同,以及与社会设计周展开广泛合作的意愿。5%DesignAction的一系列案例,获得在场嘉宾的一致认可,也提供了一种社会设计新思路。

造点发起人程致远以“改造者联盟——社会设计的跨界协作”主题进行分享,他引用名家观点,倡议如果要解决类似气候变暖等社会难题,需要现在就建立一种互相理解、共同讨论,并为之行动的方式。同时,他从聪明的房间、司南Lab等案例入手,提出社会设计需要跨学科协同、跨主题协同,需要协调不同主体的参与动机,建立高效协作的机制。此外,他还与现场嘉宾分享了与永辉超市、中国慈善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雀巢、地瓜社区、穷游等打造的一系列社会设计案例,提供了社会设计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在直面回应社会问题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商业价值。他也期待与大家一道,共同参与到凤凰网社会设计周平台中,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心力。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跨领域创新设计教师程书馨以“跨越边界”为主题进行分享,她以亲身经历表明,社会设计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同理心,结合设计、科技、心理、文化等跨领域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才能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她以在英国帮助人们拓展信息获取渠道的触觉语言系统与在非洲沙漠中种植农作物科技创新项目等为例,分享了在央美开设跨领域创新设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经历,介绍了学生们在跨领域创新设计方法论影响下针对不同群体的社会创新案例,解读社会设计对社会各群体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她表示,善于观察生活、提出问题与科学地解决问题同样重要;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开启未来,才能创造积极的社会价值。

聚焦社会设计合力创想未来

在圆桌互动环节,凤凰网原生营销研究院副秘书长、社会设计实践中心负责人、社会设计周发起人张倩,对话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CCM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凤凰网首席策略顾问沈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学生代表袁倩欣,幸福家庭公益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守护童年项目办主任白亚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王利刚,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交通工具设计专业主任王选政等五位嘉宾。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出发,阐述对社会设计的认知和期许,表达了借助社会设计周平台,共创社会价值的愿望。

沈虹表示,此前,大家对社会设计的理解偏重设计,而现在偏重社会需求。在社会设计中,品牌也可参与其中,可结合社会需求,借助各方力量,注重协同、交叉赋能,进而也成为社会设计的一员,创造更大的价值。从承诺胶带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案例也能看出,凤凰网作为媒体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倩欣认为,社会设计并不只关乎美学,更在于和真实的人交互,与他们发生真实的接触。她以个人专业背景出发,以垃圾分类、流动儿童心理建设等案例说明,社会设计项目进行中,离不开社会设计周这样链接各方资源平台的协助。

白亚琴从自己22年来参与公益事业的经历出发,表达了对凤凰网社会设计周给予妇女儿童、特殊人群、各类特殊家庭等社会群体巨大帮助的殷切期待。她指出,凤凰网推出的社会设计产品——勇敢娃娃,以其直观性、趣味性,成为儿童保护事业中的典范之作。她也希望,通过社会设计周,获取更多有创新、有创意的解决方案,针对性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王利刚就科技扶贫议题发表见解,他认为,扶贫先扶智,社会设计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jbys/1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