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临床症状为间歇性跛行。在引起跛行的病变中,髂动脉病变占33%,股腘动脉病变占50%。而作为常见病变类型,髂股及腘动脉长段病变长期困扰着临床医生。动脉中膜层钙化是长段髂股及腘动脉闭塞的主要病理基础,动脉硬化是其最常见原因。长段髂股及腘动脉闭塞具有病理血管长、侧支循环建立不佳、症状严重等特点;及时干预治疗可以改善肢体血供、减轻缺血症状;如未能及时干预者可能出现肢体坏疽,5~10年截肢率为1%~7%。
尽管针对长段髂股及腘动脉闭塞的血管旁路转流手术的远期通畅率尚可,但该类患者多为高龄,且多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一般状态较差,加之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因此腔内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和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已经逐渐成为了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既往腔内介入手段主要以球囊扩张及裸支架植入治疗为主,但球囊扩张后往往出现动脉弹性回缩和局限性夹层,裸支架易导致支架断裂及支架内再狭窄或继发血栓形成导致阻塞。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Viabahn)是一种具有弹性的自膨式腔内覆膜支架,由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内衬和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外部镍钛合金支架组成。Viabahn支架具有良好的弯折和扭曲能力,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在日常上扭转、弯曲幅度范围较大的髂、股浅及腘动脉。近年来,Viabahn的出现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其兼具腔内介入治疗和旁路转流手术的优点,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下肢髂股及腘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治疗。
我院介入科已开展Viabahn支架植入技术多年,为下肢动脉疾病相关适用人群赢得了更长的血管通畅时间,该技术水平与国外同步,在国内及省内领先,为大连地区极少数成熟拥有该技术手段的中心之一。
适应症:下肢髂股及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
治疗理念及目的:改善下肢动脉长段病变的通畅率,降低甚至避免因支架断裂而导致的支架内再狭窄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Viabahn)
病例
54岁的赵大爷平日喜好吸烟,烟龄已有40多年,最近8个月来发现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右侧腿部酸痛感,需休息后才能再次行走,但走着走着又出现腿疼的症状,后来发现行走距离越来越近,现在走路已经不能超过50米,为了明确什么原因找到了大医二院血管、肿瘤介入科门诊宋磊主任,通过耐心询问病史和查体,宋磊主任发现可能与下肢动脉缺血相关,因此安排赵大爷做下肢动脉CTA检查。CT中可见右侧整个大腿的髂动脉和股浅动脉长段闭塞,进而导致赵大爷的重度间歇性跛行症状。待经过耐心讲解下肢疼痛原因和治疗方案后,宋磊主任安排赵大爷行下肢动脉微创介入成形术治疗。
术前(左图)及术后(右图)双下肢动脉CTA
术中造影可见右侧髂动脉未显影(左一图),右下肢股动脉可见大量充盈缺损影,考虑为动脉血栓形成(左二三四图),故行右侧髂股动脉溶栓导管置入并持续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第二日溶栓后造影可见右侧髂动脉下段及股浅动脉显影良好(左一二图),溶栓后显露真实病变,右侧髂动脉开口处狭窄闭塞(左三图),故行双侧髂动脉对吻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造影可见双侧髂动脉显影良好(右一图),术后ABI示左侧0.89,右侧0.96,较前(左侧0.80,右侧测不出)明显好转,赵大爷的右腿行走后也不疼痛了
近几年,随着介入诊疗技术及器材的高速发展,腔内介入治疗日益成熟,已逐步代替传统外科手术,成为治疗下肢动脉血管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其具有创伤小、安全、适用范围广及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获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