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您好,此次是应用全新球扩覆膜支架来治疗的病例,请您和我们介绍一下该病例的特点,选择球扩覆膜支架的理由,以及对于此次全新球扩覆膜支架在该手术中的使用体验感受。
李晓强教授该病例是一个巨大的胸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达10cm,上下长径约14cm,动脉瘤本身形态较规则,关键在于瘤体远端连接肠系膜上动脉与腹腔干动脉,位置不佳,按照以往的经验,当内脏动脉的开口位于动脉瘤和正常动脉之间的交界部位时,给超选带来很大难度。该病例我们计划用主体覆膜支架,对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动脉进行开窗,保留两侧肾动脉不做开窗,所以这就要求支架需在肾动脉上缘进行释放,精确的操作空间只有1.6cm,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多困难,对肠系膜上动脉进行开窗时操作顺利,但对腹腔干动脉进行开窗时,由于内脏动脉的开口正好位于动脉瘤底部,因此超选较困难。此次是行双开窗手术,按常规而言难度不算大,但实际遇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所幸今天我们使用了BD公司的LifeStream支架,导管导丝在通过窗口进入相应的内脏动脉后,跟进导管都很顺利,按照以往常规操作,导管跟进后在交换超硬导丝时,需交换较大的鞘,如选择BD公司的Fluency血管覆膜支架,或者其他进口支架时,我们使用的鞘都较大,至少要8F-10F的鞘才可以进入,但LifeStream支架外径较小,只需6F-7F鞘,可节省很多手术时间,同时也简化了操作步骤。导管导丝进入内脏分支动脉,鞘置于内脏动脉开口部位后,LifeStream轻松通过窗口位置进入到内脏动脉分支,桥接过程顺利,整个术中我的使用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个,良好的通过性。LifeStream通过的鞘较小,只需6F-7F的鞘,所以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导管导丝通过窗口进入到内脏动脉后不需要再更换较大的鞘,使得手术操作很顺利;第二个,定位准确。LifeStream是球扩式覆膜支架,因此定位非常准确,在以往的操作中,开窗分支支架我们选用自膨式支架,自膨式支架在释放时需要一方面考虑它的外径大小;另一方面考虑定位是否准确,但像今天因为LifeStream是球扩式覆膜支架,定位非常准确,在支架释放时让人非常放心;第三个,有一定的柔顺性。在我印象中,球扩式支架一般都非常硬,支架释放后内脏动脉走形会顺应支架的形态,失去相应的生理弧度,但今天LifeStream植入后,我仔细观察了腹腔干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整体血管形态,血管的走行和弧度自然,说明LifeStream的柔顺性很不错;总结一下LifeStream的特点,第一个因为外径较小仅需6F-7F鞘就能输送进内脏动脉,所以操作方便,第二个定位准确,第三个柔顺性很不错。第一例病例报道病例摘要患者:老年男性
主诉:CT检查发现胸主动脉瘤样扩张1天
现病史:患者1天前胸部CT检查发现胸主动脉瘤样扩张,最大直径约9.3cm,无胸闷胸痛,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等不适。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外伤手术史。
专科查体:胸廓正常,呼吸运动正常,腹部未及搏动性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动脉搏动可触及。
诊断:胸腹主动脉瘤
术者:李晓强,周敏等
病例特点老年男性
胸腹主动脉瘤V型
动脉瘤最大径8.5cm
动脉瘤累及腹腔干动脉
辅助检查手术过程1.造影明确动脉瘤形态、大小、瘤颈情况2.超选右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做术中标记3.将预开窗改制支架输送到位4.支架半释放状态经过窗口超选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5.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支架到位后释放主体支架6.释放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支架7.造影明确支架是否在位及分支动脉是否通畅造影明确动脉瘤形态及瘤颈
预选右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术中定位
将预开窗改制支架输送到位支架半释放,超选靶血管分支支架到位,主体支架完全释放
释放分支支架
分支支架释放完成
最终造影第二例病例报道病例情况患者:男性,49岁
主诉:主动脉夹层术后1年余
既往史:既往有手术史,年7月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有高血压病史5年,现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一天一次;安博维mg,一天一次;非洛地平缓释片5mg一天一次,血压控制可。
专科查体: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明显搏动性包块,移动性浊音(-),双下肢皮温暖,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四肢感觉运动正常。
术者:李晓强,周敏等
术前影像学资料:
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主动脉夹层术后表现:主动脉弓降部可见高密度支架影,支架内管腔通畅,未见明显异常,腹主动脉形成真假腔,夹层延续至腹主动脉下端分叉处,并累及双侧髂总动脉及右侧髂内外动脉。
病例特点中年男性,49岁
诊断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大口径大于5CM。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主动脉夹层(升主+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夹层动脉瘤多个破口,累计内脏动脉区动脉,胸主动脉最大口径持续增大,5mm/年。
既往曾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上肢入路困难
治疗方案及制定策略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拟定手术方案;2.术前严密监测并控制血压;3.全麻下行主动脉支架植入术+肠系膜上动脉支架植入术+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过程病人摆位:患者取仰卧位,全麻;
入路选择:双侧股动脉切开入路;
术前造影:
术中特别要求(抗凝、肝素化等):术中肝素化,按照体重(U/kg)肝素化。
治疗过程:
1.仰卧位,全麻,暴露并游离双侧股总动脉:
2.主动脉造影:明确真假腔及内脏区动脉情况及破口情况;
3.预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肾动脉,作术中标记;
4.支架到位,束径状态下超选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长鞘及导管到位;
5.打开束径导丝,释放支架;
6.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支架到位,逐个释放;
7.术后造影:
术后小结这两例患者的病变均是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累及内脏区动脉的手术,这类病例最困难是主动脉通过开窗以及分支动脉重建的问题。在既往行主动脉弓置换,上肢入路困难,且夹层累及内脏区动脉,会增加内脏区动脉重建的难度,因此选择一款适合的分支支架尤为重要。
在这两例的手术中均使用了LifeStream球扩覆膜支架作为分支支架,其通过球扩释放的方式保证了支架放置的精准,输送系统较小(最小6F鞘),通过性好,推送性好,便于内脏内置支架重建,节省了手术时间。另外该支架可后扩的特性适用于Flaring技术减少内漏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李晓强教授南京大医院血管外科行政主任,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荣获“国之名医”殊荣。江苏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部副主席,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非血栓性静脉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静脉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血管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医学会血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血管再生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组织工程分会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编委、《中华普通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版权声明:原文版权归医生所有,其他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推荐阅读:
SJVF回顾|李晓强《涉及腹腔内脏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全腔内修复的思考》现场直击丨李晓强:复杂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策略血管资讯VascularNews
专注血管外科领域宣传与继续教育新媒体
合作联系
Vascular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