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三角:
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于其间。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椎动脉穿寰椎横突孔后转向内,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继穿寰枕后膜入椎管,再经枕骨大孔入颅。头部过分旋转或枕下肌痉挛可压迫椎动脉,使颅内供血不足。枕下神经为第1颈神经后支,在椎动脉与寰椎后弓间穿出,行经枕下三角,支配枕下肌。
枕下三角肌肉组成:
头后大直肌
起点:枢椎的棘突
止点:枕骨下项线的外侧部
功能:头后伸(双侧收缩)
使头部转向同侧(单侧收缩)
头上斜肌
起点:寰椎横突的上面
止点:枕骨上下项线之间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收缩)
头部侧屈(单侧收缩)
头下斜肌
起点:枢椎棘突尖
止点:寰椎横突的下后部
功能:头颈部向同侧回旋(单侧收缩)
胸廓出口:
用来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通路。
肌连接
前斜角肌:
上方:3-6颈椎横突前面
下方:第1肋上缘里面
中斜角肌:
上方:2-7颈椎横突后面
下方:第1肋上缘外面
功能
颈椎侧屈
使颈部稳固,参与吸气运动,在去搬重物时也参与抬高胸廓
前斜角肌收缩使颈前屈、往对侧旋转
三边孔:
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四边孔内侧1cm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和平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四边孔:
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边形间隙。
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穿行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
四边孔综合症
即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功能受限。可继发于肩部外伤或继发于上肢过度运动后。
肌肉组成
小圆肌:
肌连接
内侧肩胛骨外侧缘上2/3
外侧肱骨大结节冈下肌下方
功能
大臂旋外,内收,伸
大圆肌:
肌连接
内侧肩胛骨下角和外侧缘下1/3
外侧肱骨二头肌沟内侧缘
功能
大臂旋内,内收,伸
肱三头肌长头:
近端起自盂下结节
远端止于尺骨鹰嘴
12月30日-1月4日(武汉)全国第三届针刀专家特训班开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