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设计 发布时间:2024/9/26 11:46:58 点击数: 次
刘军连治疗hpv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1/9389899.html建筑是有人居住的雕塑。你也许做过实际项目,丈量过千万土地,膜拜过大师作品,但想做好建筑设计,还需要坚实的理论根基。今天小麸就给大家整理了一波优选建筑书单,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建筑设计自古有之,书籍自然不会从《营造法式》、《建筑十书》开始推荐:一来跨越数百年,建筑材料变化巨大,制作工艺上的指导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二来,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旧有形制的建筑继续生长,只能取其神髓,为现代建筑所用。01传统建筑理念自然是要从中国的传统建筑开始说起,不了解自己的传统,就无法理解文化根源,进而无法探寻事物的真相。《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学系的创始人,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研修现代建筑史,并将中国建筑的史论研究体系化。本书是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授课时的手稿整理成书,以编年史的方式,清晰简要的对中国建筑的发展及其特征进行了陈述。就古代建筑的结构以及形制的演变展开通俗解说,对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简要发展史比较有帮助,且语言轻松,作为初学者的科普读物也非常合适。虽说民族与世界之间总有区别,但是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发展历程,才能更好的理解现象,挖掘这块宝库。对特殊地域的规划,才更具见地性。补充阅读*《城市计划大纲序》梁思成、林徽因两位设计师致力于推动古建筑保护,强调设计的责任感,对传统建筑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新中国,百业待兴,面对西方城市变革已经积攒出的经验,城市计划应运而生,然而大师还是实现了跨越半世纪的预言——全世界的城市天际线都长成一样。《林徽因建筑文集》林徽因建筑本来就是具有民族特性的,地域、气候都对建筑的形态产生影响,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指导现代的建筑融合和建筑保护项目。本书以古建筑实测为切入点,记录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在中西建筑体系的不同视角,展开分析记录。02文化融合《东西建筑十讲》汉宝德从希腊、古罗马建筑开始谈起,柱式、装饰与飞檐斗拱,古典建筑的奇绝瑰丽,娓娓道来。木质结构、砖石结构,现代结构系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东西对比,文化意蕴,浓缩了中国建筑、西方建筑以及现代建筑的根本脉络。除了演讲稿,b站上还有先生的现场演讲视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去围观~《东方游记》勒·柯布西耶虽说是“东方”游记,实为相对近东方向,中东欧、土耳其、意大利等地的建筑记录,柯布西耶的艺术路途自此行开始,而后的建筑作品中古典的灵魂都可以在此窥见一斑。而柯布西耶这种游艺学习的方式,也为之后的设计师所效仿,甚至于重走这段朝圣之路。补充阅读柯布西耶的建筑项目图纸,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一鸣惊人之前,也曾日夜临摹大师的图面,直至成诵,野蛮生长。不是要求大家做到这样理解透彻,但多读多看,能快速了解大师思维的方式,也能更透彻的感受设计理念是如何被呈现出来的。信手翻来,已足够受用。03设计好奇心传统的制式已然封尘,榫卯、木质结构也失了发挥的余地,而流传下来的文人情怀、素养却继续蕴养着中国的现代建筑,为建筑实验、古建筑群落的维护继续发挥余热。《造房子》王澍《造房子》是王澍在年普利兹克获奖后的第一本著作,融合了对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的思考,也是七年磨一剑的成果。作为唯一的中国内地获奖者,王澍先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山水园林全部化境,建筑的文化底蕴和对乡村的抢救性保护,在高速的建筑行业保留了“慢”对韵味。《图画本》张永和张永和,非常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其设计作品在建筑及艺术领域都极富影响力。本书记录了张永和的数个建筑项目,图文并茂,风格明显,讲解了建筑设计的思路。作为系列图书,另一册《作文本》则主要从项目陈述、灵感来源的角度来陈述项目的始终,从文学与建筑两个端口对项目进行解析,不知道有没有为你打开一种新的思路呢?04现代建筑启蒙《建筑的七盏明灯》约翰·拉斯金约翰·拉斯金,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奠基人,最初的工业设计思想的提出者。充满了乌托邦式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强调艺术源于生活,二者不可分割。强调设计实用性和设计美感,技艺结合,回归自然。建筑师必定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约翰·拉斯金《走向新建筑》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本书浓缩了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也指引着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持续思考,想做出好的建筑设计,除了技能训练,知识储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技能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但设计理念的包容度则决定了你的设计思维方式、学科认知和对未来态势的把握。以上就是小麸为建筑设计专业的童鞋们整理推荐的八本书籍,更多设计干货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