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另外,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手术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院内二科收治一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该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水肿,右足第四趾小溃疡,伴间歇性跛行,夜间疼痛明显,就诊于医院东院区,诊断为“右下肢血管闭塞症”,行右下肢血管支架治疗,于-05-15查右下肢血管彩超:右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右下肢股总静脉瓣功能不全。-12-18查右下肢血管彩超:右下肢股浅动脉中上段支架术后支架内多发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右下肢股浅动脉下段、腘动脉多发混合回声斑右下肢胫前、胫后动脉闭塞右下肢腓动脉管腔狭窄狭窄大于60%,近20天来患者右下肢疼痛水肿明显,夜间无法睡眠,口服止痛药无明显缓解,右足第四趾破溃,脓性分泌物,右足底小溃疡。西医治疗方面给予活血化瘀、抗炎、消肿、局部清创换药等对症治疗。中医治疗方面采用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治疗;内治法:在四妙勇安汤方组基础上加用生黄芪60g、玄参60g、鸡血藤30g、川牛膝12g、每日一剂,水煎服;外治法:该患者为中期溃疡形成,脓液排泄不畅,以忍冬藤g、苦参30g、百部20g、黄柏20g、土茯苓20g、苍术15g、皂角刺15g,每日清洁疮面后,以中药煎剂浸泡患足,早晚各1次,然后覆盖无菌纱布保护疮面。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目前该患者溃疡部位脓性分泌物减少,疮面面积缩小局部可见新鲜肉芽长出,症状较前得到明显的改善。 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大提高了西医单纯治疗该病的疗效,同时对降低疮面面积有突出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综合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编辑/赵明王红梅审定/张巧玲
厚德精术继承创新
长按以下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