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普园肝血管瘤,你还在开刀治疗吗

文章来源:股动脉损伤   发布时间:2017-8-26 14:02:16   点击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检成为了很多人每年必备的事情,而随之而来的众多症状隐匿的疾病也纷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肝血管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女性较为多见。肝血管瘤通常发生在儿童期,而在成人体检时发现,一般为单发,少数人也可多发。肝血管瘤一般没有什么症状,肝血管瘤较大或生长到肝脏边缘时,可能会出现腹部持续隐痛、餐后饱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自发破裂出血或外力撞击导致出血,则会危及生命,当然这是概率非常非常低的事件。所以,对于没有症状的肝血管瘤,不需要任何处理,一般定期复查就可以。当然,目前诊断肝血管瘤基本上都是通过影像设备,比如CT、磁共振,毕竟只是影像诊断而没有病理支持,有一定机率存在误诊,一些肝血管肉瘤、肝癌影像表现也可能与肝血管瘤类似,所以,在首次发现肝血管瘤时,如果考虑复查,建议不要间隔太长时间,对短期内迅速增大的“肝血管瘤”,要高度警惕恶性可能,以免误诊。那什么样的肝血管瘤需要治疗呢?符合以下情况可以考虑积极处理:1、肝血管瘤大于5cm,有明显症状者;2、肝血管瘤邻近肝包膜,有破裂风险者;3、肝血管瘤已经破裂出血者。那肝血管瘤该如何治疗呢?传统的方法是外科手术,但因手术风险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对身体创伤比较大。近年来,肝血管瘤的微创治疗发展地非常迅速,具有代表性的肝血管瘤介入治疗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医院都能够熟练开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指在股动脉用针穿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通过它操作一根导管送至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然后通过导管往肝血管瘤注药的同时把供血血管栓塞,因药物可以抑制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再栓塞供血动脉后,可以使肝血管瘤的异常血窦血栓机化,从而瘤体缩小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还有一种是直接经皮穿刺药物注射,是在B超或CT引导下的将针直接插入肝血管瘤内,再用硬化剂直接注入肿瘤,使肿瘤组织脱水固定,细胞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导致肿瘤坏死,发生纤维化而慢慢缩小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两种介入微创治疗肝血管瘤的最大特点就是:创伤极小;对肝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住院天数极短;风险极低。

无图不科普,我就把我们科做过的一例非常典型的肝血管瘤给大家展示下吧。

这是一个中年女性,因腹胀半年余来我院就诊。该患者因肝血管瘤体积较大,引起比较明显的压迫症状,严重地影响了生活质量。

下图是就诊时的CT,红色虚线内的就是巨大的肝血管瘤,最长径达到17cm。

因这个患者的肝血管瘤比较大,为了更安全地解决问题,我们科对它进行了分次治疗。下图所展示的就是其中一次做肝动脉栓塞的表现。

下面的一些图片是术后不同时间复查的对比,白色的物质就是我们注射到肝血管瘤里的药物,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肝血管瘤在逐渐缩小。

为了更好地对比,我把术前和最后一次复查的CT图片放在一起:

可以看到,该患者的肝血管瘤缩小得非常明显,效果非常好,肝血管瘤引起的症状完全消失,所以,医院复查了,不然很有可能可以看到肝血管瘤基本消失的影像表现了。

相信也有不少介入同仁会看到这篇文章,那么有人发现了吗?肝血管瘤内那个圆圆的空洞是什么呢?欢迎留言交流,不定期公布答案...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假
白殿疯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jbzz/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