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介入治疗的路径选择及seld

文章来源:股动脉损伤   发布时间:2018-2-23 2:56:40   点击数:
 介入治疗发展到今天,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但是各种介入技术的运用都免不了第一个步骤—建立血管通路。常用的动脉入路有: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尺动脉、颈动脉,常用的静脉入路有:股静脉、颈静脉,下面主要介绍了每种入路的穿刺位置及禁忌。一、桡动脉入路桡动脉穿刺点如图1所示

图1

桡动脉穿刺下禁忌1.Allen试验阳性2.桡动脉静脉短路3.桡动脉严重迂曲变形4.已知桡动脉近端存在阻塞性病变5.既往有雷诺现象6.手术需要较大口径鞘管(大于8F)7.桡动脉作为透析或搭桥用血管,所以很多医生尤其是欧美医生,仍然习惯在大部分病人中使用股动脉入路。二、股动脉入路图2股动脉穿刺下禁忌1.一周内股动脉曾经被穿刺过2.在3个月内使用股动脉封堵器封堵穿刺点3.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4.间歇性跛行5.髂总动脉闭塞6.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入路优缺点对比三、肱动脉入路经典肱动脉入路采用的是肱动脉切开术,游离肱动脉,然后切开动脉壁,导入动脉鞘,操作比较复杂,目前常规采用肱动脉直接穿刺技术。四、尺动脉入路男性和女性的尺动脉直径分别大于2.5mm和2.3mm,可以通过6F导管,在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有禁忌症时,偶尔也可以考虑尺动脉入路,对于大多数患者,即使穿刺成功,也容易发生痉挛,也尺动脉临近尺神经,容易导致神经损伤,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尺动脉穿刺入路。五、颈静脉入路颈静脉穿刺位置如图3所示,

图3

六、Seldinger穿刺法Seldinger术是由SvenIvarSeldinger于年提出来的血管穿刺技术,是一种避免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的方法。经典Seldinger术的定义是: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针尾喷出,迅速插入导丝,拔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将导管放至主动脉,即为Seldinger术;(具体过程如图4)Seldinger改良法由Driscoll与年提出,其方法为,用不带针芯的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血管,当穿刺针穿破血管前壁,进入血管内时,即可见血液从针尾喷出,再引入导丝导管即可。改良法和经典Seldinger术的区别是,前者不用穿透血管后壁,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目前以Seldinger改良法使用较多。一般把Seldinger改良法也笼统称为Seldinger术,不刻意说明改良法。

图4

消息来源:《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百度文库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jbzz/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