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亮(右一)副主任医师在锡盟地区首例开展远端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诊疗技术
目前国内外常规冠心病介入诊疗途径有穿刺股动脉和桡动脉两种。经股动脉路径患者术后下肢需制动并保持平卧24小时,患者耐受性差,且血肿并发症较多,已不作为首选途径。桡动脉入路是目前冠脉介入的优先选择。但是桡动脉为腕管所包绕,毗邻桡神经,桡动脉穿刺有损伤桡神经而导致手部活动功能障碍的可能。部分女性和桡动脉细小患者动脉穿刺后容易造成血管闭塞,对再次行冠脉介入诊疗带来一定的限制。术后患者常规需压迫器加压止血4-6小时,由于穿刺部位靠近手腕关节,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1日应限制手掌的伸展、支撑动作以防止出血。
远端桡动脉穿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其穿刺点由传统的手腕部桡骨小头侧更换至大拇指根部“鼻烟壶”区,此处远端桡动脉位置相对固定,神经分布少且易于压迫止血,一般压迫止血1-3小时即可。该介入途径不损伤桡动脉,安全性好,即使出现闭塞并发症亦不影响手指供血,患者仍保留有传统经桡动脉再次介入诊疗的机会,保留的桡动脉可作为心脏搭桥术动脉桥的来源。与传统桡动脉穿刺相比,能够减少患者局部出血、血肿及相关神经卡压等并发症,术后无需止血器压迫、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术中和术后患者摆放手臂舒适、穿刺动脉闭塞风险小等特点。尤其是术后恢复更快、对腕部活动不限制,非常适合老年患者、需要快速恢复生产劳动的广大农牧民和中青年人群,以及术后无陪护人群。
△远段桡动脉穿刺和置管,手部完全处于休息位摆放
术后加压包扎,无需桡动脉止血器,不影响手腕活动
桡动脉远端穿刺作为介入新途径,将极大地方便锡林郭勒盟地区冠心病患者的介入诊疗。防疫当头更要做好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心内科秉承“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理念,探索与尝试新技术,努力提升医疗水平,输出前沿医疗技术,以造福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END
1
文:胡斯楞崔永亮图:刘鑫
编辑/综合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