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考试
专注“学科面试1对1“
出血的分类
定义
血液从损伤的血管外流称为出血。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
1.外出血
是指血液从皮肤创口处向外流出,是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外出血按受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1)动脉出血:颜色鲜红、出血速度快;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速缓慢;
(3)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渗出并融合成片,常能自行凝固
2.内出血
是指血液从损伤的血管内流出后向皮下组织、肌肉、体腔(包括颅腔、胸腔、腹腔和关节腔)及肠胃和呼吸器官内注人。内出血分为组织内出血、体腔出血和官腔出血。
止血的方法
1、冷敷法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冷敷一般用冷水或冰袋数于损伤局部,常与加压包扎和高抬伤肢法同时使用。
2、抬高伤肢法
将受伤肢体抬至高于心脏,是出血部位压力降低,此法适用于四肢小静脉或毛细血管的止血。常在绷带加压包扎后使用,在其他情况下仅为一种辅助方法。
3.加压包扎法
有创口的可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止血方法,此法适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和止血。
4.加垫屈肢止血法
前臂、手和小腿、足出血时,如果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可将棉垫或绷带卷放在肘或关节窝上,屈曲小腿或前臂,再用绷带作"8"字形包扎好。
5.直接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指腹直接压追出血动脉的近心端。为了避免感染,宜用消毒敷料、清洁的手帕或清洁纸巾盖在伤口处,再进行指压止血。
6.间接指压止血法
此法又称止血点止血法,是止血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且极简单的一种方法
(1)头部出血:颞浅动脉
(2)面部出血:颌外动脉
(3)上肢出血:
①肩部和上臂:锁骨下动脉;
②前臂出血:肱动脉;
③手指出血:指动脉
(4)下肢出血:
①大腿、小腿出血:股动脉;
②足部出血: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7.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动脉出血,当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使用此方法。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气性止血带和布制止血带。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部位:止血带应缚在出血部的近心端,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出血或手部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
(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又会损伤组织。
(4)时间:缚上止血带后上肢应每半小时、下肢应每1小时放松一次,放松时间1-2分钟以免引起缺血坏死
(5)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的标记,写明时间。
更多知识点查看冲刺开福雨花,体育长沙开福19、20真题免费领取!运动损伤概述运动性脱水运动性贫血运动性中暑运动性血尿肌肉痉挛晕厥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