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浪潮中,工业设计成为了企业制胜的关键。它不仅关乎产品的外观和耐用性,更在于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工业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抓住消费升级的拐点,将消费者的精神满足感注入产品和服务中。消费升级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提升,更是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深度满足。
设计师应以创造有温度的设计为追求,通过工业设计将情感、场景融入产品之中。例如,茅台酒在酒桌上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酒本身,更多的是人们情感的交流和满足感;苹果新手机不仅仅是一部通讯工具,更是一种心理优越感的象征。作为设计师,我们应深入洞察这些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让他们在产品中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我记得那是一个春天,我和团队正在为海尔机器人设计稿进行激烈的讨论。有人建议将其设计成一只狗或科技感的桶,但我坚持将其设计成5-6岁小孩的形象。我希望未来的机器人能够成为家庭成员,与人们共同生活。于是,我开始描绘一幅幅温馨的生活画面:早晨的阳光中,机器人小伙伴提醒你起床;周末休息时,它为孩子们讲述故事;当你睡着时,它会为你关掉电视、调节空调温度……我甚至对一个5岁男孩的身体尺寸进行了分析,力求破译小孩子可爱的物理数据密码。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视觉对比测试调查,我们终于确定了机器人的最佳比例和五官原型。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打磨,一个充满灵性的小机器人诞生了。它一时间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各种奖项也纷至沓来。
捷百瑞产品设计我始终坚信,有温度的设计源于对人们内心需求的深入洞察和真挚的关爱。只有让自己感动的方案,才能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温暖。年轻的设计师们啊,切莫被形似圆或方的框架束缚住思维,更不要盲目追随潮流。静下心来,想象自己是那消费者,试问自己心底深处的渴望,用心去领悟如何提升消费者的精神体验。我曾设计过一款血糖仪,它如同化妆镜般精致,采血笔则宛若口红般娇艳,只为让那些患有高血糖的女士在公共场合测量血糖时,不再感到病态的羞怯;我还设计了一款貌似F1赛车却时速仅有12公里的平衡车,只为让孩子们在玩耍时体验到F1赛车的速度感,让他们想象着自己驾驭着F1在赛道上疾驰。
此刻,窗外天色渐明,我深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依旧会紧握铅笔,以每天工作11小时的热情,继续绘制那幅庞大的产品地图。按照当前的进展速度,下一个款产品的诞生或许不再需要16年,甚至可能缩短至十年。我期盼在那时能收获更多的领悟。而在此之前,我会持续洞察人性的每一个微小需求,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感动,用细致入微的体贴为每一个产品注入生命。这,便是设计师灵魂的温度。
(文章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