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金字塔顶端这项技术由桐乡人民自己的

文章来源:股动脉损伤   发布时间:2021-4-28 21:02:39   点击数: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59.html

大年初七晚,63岁的王大妈(化名)九点半左右突然头痛,伴恶心呕吐数次,家人随即送至屠甸镇卫生院,值班医生接诊后认为病情危重,立刻安排转至桐乡一院急救医学中心。急诊头颅CT显示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CTA进一步检查,确认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下腔出血。

红色箭头所指处为CTA显示的动脉瘤

急救医学中心迅速通知介入血管科何翱团队,立即启动急诊手术程序,此时处理动脉瘤、降低再出血风险为当前第一要务。麻醉科与EICU也同时接到通知,为术前麻醉与术后监护迅速做好准备,介入血管科何翱主任亲自带队为王大妈实施全脑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DSA造影3D成像动脉瘤的全貌

介入室内,DSA造影成像发现患者的主动脉弓是一个困难III型弓,这就意味着为栓塞建立通道的血管通路将会十分难走;而且这枚动脉瘤体型巨大,形态不规则;更要命是有后交通动脉自瘤颈发出,为大脑后动脉供血血管,如果在栓塞过程中,牺牲了后交通动脉,那极有可能在术后发生脑梗死。既要栓塞动脉瘤,又要保留后交通动脉,手术难度超出预计。

动脉瘤被一点点栓塞的过程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何翱主任团队经过短暂的讨论后,毅然采用双微导管栓塞技术,利用双微导管,使弹簧圈在动脉瘤内相互缠绕,力保在没有支架辅助的情况下,栓塞动脉瘤,保留后交通动脉。

经过2个小时的精工细作,何翱主任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克服困难,完美地完成手术。为让患者更好地康复,麻醉科医师也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介入室完成复苏工作。

术前造影,红色箭头处为出血的动脉瘤

术后造影,红色箭头处为被栓塞的动脉瘤

术后,患者又接受腰椎穿刺术减压,在EICU进一步监护三天后转入普通病房,住院十四天后于日前康复出院。

何谓颅内动脉瘤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异常膨出。(通俗易懂的讲就像一个篮球打久了、亦像自行车轮胎用久了,在其表面鼓出了一个包;特别容易破裂!)。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二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如果三次出血,死亡率几乎是%,幸存者多有残疾,危害极大。而已经破裂的动脉瘤就像个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破裂出血,所以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必须迅速进行治疗。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简单地说是在股动脉穿刺植入导管,经血管将这根导管头放到动脉瘤瘤腔里,再用一些先进的材料填塞瘤腔,从而使血液无法进入瘤腔,大大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风险。此项技术属于神经介入高等级4类手术,被誉为该领域金字塔顶端的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亦属于先进。此次手术首次由桐乡人民自己的医生独立自主完成,填补了本市该项技术空白。医院的全面托管下,桐乡一院介入血管科技术不断突破,首次独立自主成功开展脑动脉瘤栓塞术,医院介入血管科技术又上新台阶。

(作者陶一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zlzs/11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