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不可忽视的隐疾

文章来源:股动脉损伤   发布时间:2021-8-19 16:51:53   点击数:
 近日,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采用射频消融成功治愈一例少见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患者女性,41岁,常年有心悸乏力症状,外院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医院,口服过多种类型抗心律失常中西药,但仍未见明显效果。患者因症状加重,遂到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就诊,主治医师孙婧发现,24小时心电监测(Holter)显示室性早搏大于5万次,室早负荷48%,病情严重。与科室主任赵鹏联合会诊,根据患者体表心电图判断,室早形态单一,来源于左心室二尖瓣环附近。两位专家与患者充分沟通,指出该处室早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在所有室早类型中不超过5%,从病因上分析,可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室结细胞分离并残存于二尖瓣区域,因该类型细胞自律性较高,对药物反应差,且室早负荷高,容易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出现,因此建议患者尽快住院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入院后,赵鹏主任团队为她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赵主任、曾山副主任医师、孟凡鹏医师在术中将冠状静脉电极放至非常规的二尖瓣前壁心大静脉内,通过冠状静脉电极电位的提前程度,判定室早大致位于二尖瓣前瓣附近,与术前体表心电图提示位置基本吻合。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下,操纵压力感应导管经股动脉逆行跨越主动脉瓣进入左室后,直接到二尖瓣前瓣附近细标电位,通过反复比对,并经过起博电图与自发室早的进一步校正,确定目标靶点后,1次放电即消融成功,减少了无效消融区域,使心肌损伤最小化。患者在局麻下微创手术,全程清醒知晓标测过程,消融即刻感觉到心悸症状消失,因而对手术过程赞不绝口。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再次复查Holter,室早全部消失。据赵鹏主任介绍,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容易忽视室性早搏的危害。传统意义上,室性早搏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但不可一概而论。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室性早搏可能诱发室速、室颤,导致猝死;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当室早负荷超过15%(>1万次/天)时,就存在诱发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射频消融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当患者出现室性早搏,尤其是频发性室性早搏时,需要进一步做心脏彩超和Holter检查,确定室早负荷和心脏结构是否异常,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作者:王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zlzs/12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