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TECHNOLOGY
TIMURBAN
WAITBUTWHY
鉴于我已经写过马斯克的公司中的两家——特斯拉和SpaceX——我觉得我明白他的公式。这公式是这样的:
而他对于一家新公司最初的设想总是从右边开始,向左边推进。
他认定世界上某种特定的改变将提高人类拥有美好未来的可能性。他知道,大范围的世界性改变在整个世界——也就是人类全体——都为之努力的时候会最快发生。他还知道,人类只有被经济因素驱动,认为花费资源朝着这个目标进行创新是一项明智的商业决策时,才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通常,在一个朝阳产业兴起之前,它就像是一堆木头,有生火所需的原料且万事俱备,但就是没有火柴。某种技术上的短板在阻碍着整个行业的起飞。
所以,当伊隆创办一家公司的时候,他初期的核心战略通常就是制造这根火柴,引燃整个行业,促使全人类为这个事业而奋斗。他相信,这将反过来催生那些改变世界的发展,提高人类拥有美好未来的可能性。但你得从更高远的视角来看待这一切、认识他的公司。不然,你会把他们的业务误认为他们的事业;事实上,他们的业务通常只是用来维持公司生存的一种机制,与此同时他们在通过创新努力制造出那根关键的火柴。
当时我在写特斯拉和SpaceX这几篇帖子的时候,我问伊隆为什么他进军工程领域而不是科学领域。他解释说,就进步而言,「工程是限制因素」。换句话说,科学、商业、工业的进步都受制于工程的发展。回顾历史,你会发现这确实有道理:人类进程中每一项最伟大的革命背后都是工程层面的突破这根「火柴」。
所以要理解马斯克的公司,你要想想他正在努力创造的这根火柴,以及其他三个变量:
我知道在其他公司的公式中,空格里都是什么:
当我开始尝试弄明白Neuralink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知道那些是我需要填到空格中的变量。那时,我只对其中一个变量有模糊的认识,那就是:这家公司的目标是「加快全脑接口的到来」,或者我称之为巫师帽的到来。
据我理解,全脑接口是脑机接口在一个理想世界中的样子。这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概念,你大脑中几乎所有的神经元都能够与外界顺畅沟通。这个概念大致建立在伊恩·班克斯的《文明》系列科幻小说中「神经织网」(NeuralLace)这个想法上——一个没有重量、没有体积能够通过意念传送到大脑的全脑接口。
我有很多问题。
幸运的是,我正在去旧金山的路上,打算着和Neuralink一半的创始团队坐下来聊聊,成为房间里最蠢的那个人。
补充说明:我不是在自我贬低我真的是房间里最蠢的那个人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Neuralink团队:
PaulMerolla:过去七年一直担任IBM的SyNAPSE项目的首席芯片设计师,主导TrueNorth芯片的研发。Paul告诉我这个领域被称为「神经形态」,目标是基于大脑架构的原则来设计晶体管电路。
VanessaTolosa:Neuralink的微制造专家,全世界生物相容性材料领域最前沿的研究人员之一。Vanessa的工作涉及根据集成电路行业原理来设计生物相容性材料。
MaxHodak:正在杜克大学MiguelNicolelis的实验室研究某些尖端的脑机接口技术,同时每周两次横穿整个国家去管理自己创办的「针对生命科学的机器云端实验室」Transcriptic。
DJSeo:二十多岁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明出一种先进的新型脑机接口概念,「神经尘埃」(neuraldust),利用很小的超声波传感器,为记录大脑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BenRapoport:Neuralink的手术专家,同时也是一名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他还持有麻省理工学院的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所以能够「从可植入设备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的工作。
TimHanson:一名同事称他为「地球上最好的全能工程师之一」。他通过自学掌握了材料科学和微制造方法,并开发出Neuralink将使用的核心技术。
FlipSabes: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名前沿研究人员。通过结合「皮层生理学、计算机和理论建模、人类心理物理学和生理学」,他的实验室开创了脑机接口的新领域。
TimGardner:波士顿大学一名领头研究人员。他的实验室致力于将脑机接口移植到鸟类体中,来研究「初级的神经元如何构成复杂的鸟叫」,以及「不同时长下神经活动规律之间的关系」。Tim和Flip都选择放弃终身教职,加入Neuralink团队。这很好地证明了他们相信这家公司的前景。
还有就是伊隆本人了。他是公司的CEO,也是团队成员之一。出任CEO一职让这件事有别于马斯克最近在做的其他事,Neuralink也因此成为重中之重——这种优先级以前是属于SpaceX与特斯拉的。说到神经科学,伊隆的技术知识在团队中是最弱的,但他成立SpaceX的时候也没有很多技术知识,不过很快就通过阅读和咨询团队中的专家成了一名火箭科学专家。这种情况可能会再次发生。(他指出:「没有对技术的充分理解,我认为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问伊隆,这个团队是怎么组建起来的。他说,为了组建这个团队,他见了一千多个人;其中的一个挑战是,当你所研究的技术涵盖了神经科学、脑部手术、微电子学、临床实验等领域的时候,你需要了解大量各不相同的专业知识。因为这是个跨学科程度很大的领域,他寻找的也正是跨学科的专家。从以上的成员简介中你就能看到:每个人都为团队带来了各自特有的跨界组合技能,使得团队整体罕见地能够像一个超级专家那样进行思考。伊隆还想找到完全同意宏观使命的人才,那些更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彲浠ユ不濂藉悧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澶氬皯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