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股动脉损伤 >> 疾病治疗>> >> 预防心源性猝死

预防心源性猝死

文章来源:股动脉损伤   发布时间:2021-1-7 7:42:43   点击数:
 

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属非外伤性自然死亡,特征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

一、病因

有很多疾病都会使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发生心源性猝死,例如冠心病、心脏结构性疾病、应激等。

1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欧美国家猝死的发病率为50~60/10万,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患者的80%,其中80%死于冠心病,10%~15%死于心肌病,5%~10%死于少见心脏病[1]。

这些研究提示:广泛性冠状动脉病变是冠心病猝死的主要病理,而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形成及冠状血管的痉挛,更进一步促进心肌损伤,心电稳定性下降,从而诱发心室颤动、心脏停搏。

2

结构性心脏病

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疾病、肺动脉疾病、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心脏疾病。临床上多以介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3

应激

慢性应激可以引起人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的发生机会。急性应激尤其是心理应激可使人体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含量剧增,促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二、临床表现

只有极少数的心源性猝死者在死亡前6个月内曾因心脏疾患而就诊,绝大多数病人则因症状缺乏特异性而被忽视。

1

胸痛,呼吸困难

猝死者在发病数天或数周前自感胸痛或出现性质改变的心绞痛,呼吸困难,在尸检中发现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机会较高。

2

乏力,软弱

在许多研究中发现心源性猝死前数天或数周内乏力、软弱是特别常见的症状。

3

特异性心脏症状

如持续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国外文献报道,24%的心源性猝死者在心脏骤停前3.8h出现特异性心脏症状,但大多数研究认为,这些症状少见,特别是那些瞬间死亡者。

4

猝然发生

冠心病猝死是突然发生的,多在冬季,半数人生前无一点症状,绝大多数发生在院外,如能及时抢救,病人可能存活。

5

心脏骤停的表现

①突然的意识丧失常或抽搐,可伴有惊厥;

②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③听诊心音消失;

④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伴发绀;

⑤瞳孔散大,黏膜皮肤发绀;

⑥手术时伤口不再出血。

三、危险因素

1

年龄、性别

流行病学分析,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源性猝死死亡的案例也在增加;在50岁之前,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更高,可能与女性受雌激素的保护作用相关。

2

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是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

3

高脂血症

LDL-C(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

4

饮食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均证实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及过少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均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

5

运动

冠心病患者行中等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预防心脏骤停和SCD的发生,而剧烈的运动则有可能触发SCD和急性心肌梗死。

6

饮酒

过度饮酒,尤其醉酒可增加SCD发生的危险性。饮酒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影响目前认为与数量有关。

7

吸烟

吸烟是SCD的触发因素之一,因吸烟易增加血小板黏附,降低心室颤动阈值,升高血压,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碳氧血红蛋白积累和肌红蛋白利用受损而降低循环携氧能力,导致尼古丁诱导的儿茶酚胺释放。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增加,约7倍于不吸烟者[2]。

8

精神因素

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个人与社会因素造成的情绪激动及孤独与生活负担过重引起的情绪压抑与SCD密切相关。

四、预防

1

定期体检

一定要定期体检。

2

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使原有心脏病加重。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

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重视发病的前兆症状:长期过度疲劳会引发身体出现一些改变。如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质量差、头痛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脱发明显等。

5

坚持服药治疗

对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治疗。芳香温通类的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具有调节血脂,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保护血管,改善心肌营养,对抗心肌缺血及纠正心动过速型心律失常等作用,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还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3-5]。

6

进行危险评估

注意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危险评估。

7

注意加强心梗后SCD的预防

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6丸/天)至少6个月可在远期明显减少总临床事件、主要临床事件和心绞痛事件,提示有减少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心衰事件发生率、卒中事件发生率的趋势[6]。

有奖活动:

传统医药——我与ta的故事(点击参与)

本周关键词:心肌梗死

相关内容推荐:

心梗救治日:寒冬将至,掌握心梗急救三步法

因人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jbzl/10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