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咯血是指一次咯血量超过ml或24h内咯血量超过ml,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呼吸系统急症,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差,患者病死率为50%~%。
引起大咯血最常见的原因有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结核。
介入动脉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确切,即刻止血率为73%~98%。临床上常用的栓塞材料有可吸收的,比如:明胶海绵颗粒、海藻酸钠微球等;永久性的有:聚乙烯醇颗粒、Embosphere微球、弹簧圈等。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用聚乙烯醇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术后复发率较其他栓塞剂低。
介入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入猪尾巴导管行胸主动脉造影,根据胸主动脉的造影情况,选择使用Cobra导管、胃左动脉导管、Mik导管、Sim?mons导管或微导管对以下动脉进行造影;
(1)必须进行造影的动脉:双侧支气管动脉、病变同侧肋间动脉;
(2)选择性的造影动脉:同侧锁骨下动脉、同侧胸廓内动脉、同侧膈动脉。对于病变范围较广或存在慢性咯血病史的患者,应尽可能的扩大造影动脉的搜索范围,对可疑的动脉均应给予造影,避免异常动脉的遗漏。
导管选择到位后,进行造影,详细了解动脉显影区域是否与病灶一致(与CT进行对比),是否与重要的动脉共干(如脊髓动脉),是否存在异常交通,是否存在动静脉瘘等情况。
栓塞:靶动脉明确后选择合适的导管,插管到位后进行栓塞。必要时使用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插管,避免损伤或栓塞重要的动脉分支,如靶动脉与脊髓动脉共干,则使用微导管超选插管栓塞。栓塞结束的标准为病灶显影消失,靶动脉出现残端。
栓塞过程中注意患者双下肢运动及感觉的改变,如果出现异常,立刻结束栓塞,避免异位栓塞。
并发症情况: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一般较为安全,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其他并发症:肋间疼痛、低热、胸骨后烧灼感及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肋间动脉及纵隔血管缺血所致,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支气管扩张咯血介入治疗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脊髓栓塞、脑梗死、脾梗死等。降低严重并发症,要尽量使用微导管。
总之该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即时止血率高,在咯血的治疗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积极寻找并栓塞、栓塞剂的合理选择与配合使用是提高止血率的关键,同时微导管的使用、推注栓塞剂技巧的掌握,能够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分享早上查房时童主任接到电话,咯血多少?,转过来吧!匆匆挂了电话说,待会转个咯血的病人,按咯血流程安排好准备急诊手术....几小时病人来了,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 入院完善CTA检查,了解肺部病灶情况,血管情况,慢性结核病灶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右肺积血改变,排除了肺动脉瘤可能...变异的右锁骨下动脉,会不会难进去呢? 术前CTA支气管动脉定位,我们很幸运,CT室双期扫描,排CT实时给我们传的是0.63的薄层平扫有序地做着术前准备 病人咯血急坏了我们的医师,脑袋中早已定位,迅速的挂倒了支肋共干,连技师模式都没设置好就造影了...????紧接着挂住左右共干支气管动脉... 右上肺病灶,右侧锁骨下动脉变异,好进不?不好进也得进去看下... 锁骨下动脉造影可疑胸廓内动脉有病变细小血管,??,我们得进去看看...进去很容易么? 为了安全栓塞,也是治疗前提,我们同轴微导管技术超选择,那个弯啊弯啊弯啊……还得超啊! 支气管动脉和病变血管栓塞完了,患者血不咯了... 咯血介入微创治疗需积极推广,我们有义务,我们在努力,我们在行动!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