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类大学毕业生工作缺口大,难道是行业正在洗牌?
越来越多的设计院陷入经营困境。这几天私下了解了北方地区几个民用建筑综合大院,除极个别设计院项目比较饱满(比如北京),大部分步履维艰,新项目合同储备不足,老项目回款乏力,去年还可以寅吃卯粮,现在已经没有余粮!规模越大的设计院状况越差!
天津本土的几个大型民用建筑设计、规划院,不管是国有的还是民企,这几年员工的流失率大到难以想象,设计师的收入相比地产黄金十年堪称断崖下下跌,一个老八校毕业的资深建筑设计师拿着不到的工资在苦苦等活,或是在给甲方一遍遍地改图,已经成为常态。想当年,能进去设计院工作那是何等风光和体面!而如今,设计产能严重过剩!
设计院传统的组织模式已经落后了,不能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除非转型!数字化转型、细分领域转型、走向国际化等等,都值得尝试!很多省份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甘肃、成都的做法是把几个大院重组为超级设计集团,抱团取暖。
未来设计师和设计院最好的关系,是设计院平台化,员工代理制,就好比今天的保险代理人员和外卖员等,单位保留部分的管理职能(企业资质、财务等),为设计师个人提供基础社保服务,单位揽到活就给你干,没活儿时你自己找,这种松散型合作反而能让设计师和单位合作更长久。
这是小伙伴内心的独白:基本工资加提成,提成都是按回款兑现,基本工资太低了,连房贷都不够还的。我以前在民企一个月15K左右,到点就发,今年跳槽到了一个设计院,心塞的不行,天天加班,基本工资不到5K,扣除保险真的远远不够花啊。先稳定一下子,要是这样子接着跳槽啊。
行业正在洗牌,老设计师正在加速离场,你怎么看,那个地方有问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