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择业,你们迷茫吗?在毕业那会,我的认知告诉我:如果你要在设计院里面发展,你还是要选择结构设计作为切入口。
在毕业那会,有几个选择摆在我的面前,一个是画PC,一个是做鉴定,一个是做结构设计。
那时候我在想还是要做结构设计,路才会越走越宽,如果我选择做PC或者鉴定,我岂不是把路给走窄了。
因为对于设计院这种技术性单位而言,终究还是要靠技术说话,如果你的技术含量越高,越会让领导重视。
对于刚毕业出来,就仅仅做PC详图本身而言,不仅是接触的东西面很窄,而且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
你会发觉,找个低学历的人,培训下,几个月都能速成上手,画一张图挣一张图钱。
确实如此,现在有很多设计院就招收了很大一批低学历的人专职画详图,将那些业务骨干从重复性高、复杂、产值低、耗时的详图里面解放出来。
他们并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等他们年纪大了之后,画不动图之后,可能就把他们给优化掉。
因此,对个人而言,这个业务模式很简单,很直接,与此同时,这个模式也很脆弱,随时都会被替代掉。
正因为技术壁垒低,会画图的人很多,还有软件商提供极致效率的绘图工具,对图纸要求越来越高(又要快又要好),但个人得到的金钱回报却是在持续下降,个人的成长却几乎停滞不前。
陷入这个漩涡是很危险的事情。
事实也是这样,虽然设计院里面有着隐形的潜规则,但是如果你手里有一门绝活,人无我有那肯定可以在设计院里面有着一席之地。
之前我们所里的张工在跳槽之前一直都是做钢结构节点深化,跳槽过来之后,以钢结构为切入点(那时候所里做钢结构的很少)得到了领导的器重。
我想如果那个时候张工一直待在原来的设计院做钢结构节点深化,我想现在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发展。
他在来了之后以钢结构为切入口,得到了领导的信任,有了更多的项目练手,自身的技术积累也越来越深厚。
虽然在设计院里面做什么活并不由我们自己决定,但是我们要有着这种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