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放支架才能治好糖尿病足

文章来源:股动脉损伤   发布时间:2020-8-31 11:54:34   点击数:
 

名中医聊健康(二)

介入治疗适用于较大血管堵塞,开通微小血管还得结合中医药

支架介入可开通血管、缓解症状

糖尿病足是比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往往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下肢及足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血管闭塞,从而引起足部疼痛、感染、破溃等症状,甚至坏死、截肢,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因此,控制血糖平稳、预防并早期发现糖尿病足,以及使糖尿病足得到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成为了重点。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目前,介入治疗就是糖尿病足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高怀林介绍,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就是支架植入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动脉穿刺,将支架输送至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重建动脉管腔。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优点是通过微创的方法,以对患者较小的损伤帮助堵塞的下肢血管重新开通、恢复血流,可以减轻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甚至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并控制病情发展,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并非所有的糖尿病足都适用介入治疗

“支架介入的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并非适合所有的糖尿病足患者。”高怀林主任表示,支架适用的情况是有限制的,临床许多情况并不能应用支架改善症状。因为支架主要适用于大中血管堵塞。但实际情况则是,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是下肢伴有细小血管堵塞,所以并不适合介入治疗,临床适合放支架者不超过20%。

中药通络、股动脉注射等开通微小血管治疗糖尿病足

由于每个糖尿病足患者的个体情况、病情等都不尽相同,因此,高怀林主任建议治疗时应由专业医生整体评估病情,采取最适合患者的方法,规范治疗,最好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内外结合,多途径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除了常见的介入支架治疗,还可以采取中药通络治疗、股动脉注射、药浴等方法。

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大多为下肢大、中、小及微血管的广泛堵塞或闭塞,大的血管堵塞可以介入治疗,但越小的血管越不易开通,且不能介入治疗。小血管、微血管堵塞属于中医络病范畴,应用通络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一些虫类通络中药的应用对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效果尤佳。同时,还要结合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具体证型以运用清利湿热、活血通络及温阳健脾、敛疮生肌等治法,综合调理。

股动脉注射:简单来说,就是把药物直接注射入堵塞血管,使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增高,加速改善下肢局部供血供氧,促进伤口愈合,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注射股动脉的同时,也能开通股动脉周围的微小血管,对于有缺血性疼痛的患者来说,往往注射当天就可以缓解疼痛。一般有感染时,可注射抗生素;没有感染时,可注射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

此外,还可结合实际病情采取药浴、蜡疗等多种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例如中药磁疗腿浴是浸泡膝关节以下,从小腿至足部,充分吸收药汁能达到全身药浴的效果,避免口服、不伤胃,依从性高,根据病情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剂疗效显著;蜡疗则有温热作用,能增强局部甚至全身汗腺分泌,治疗时局部大量出汗可以活血通络,祛除风寒湿等病邪,同时还可起到润滑、镇痛解痉等作用。

高怀林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医院副院长兼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石家庄市名中医,河北省中医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河北省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重点研究室主任。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糖尿病足学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常委。

业务专长:长期从事络病理论指导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糖尿病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

医院

医院

省市医保、医院

省医保门诊(慢性病)医院

-----------------

医院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xgyy/9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