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首先祝天下老师节日快乐。时值“开学季”,家长们也开始忙碌起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现在的孩子独立性越来越强,不喜欢家长管得太多、管得太严,但小编要提醒的是,随着孩子步入青春期,“抽烟”、“喝酒”这两件事你一定得管管!
青少年吸烟酗酒易致动脉硬化
英国《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如果抽烟或酗酒,会对动脉造成损伤,更易导致动脉硬化。如果两种习惯都有,损伤情况会更严重。长期来看,动脉硬化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痴呆及死亡风险。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与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观察性研究,他们收集了英国埃文郡名青少年的身体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参与者报告了他们在13岁、15岁和17岁时的吸烟与饮酒情况。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非侵入性装置来测量心脏的搏动在颈动脉和腿部股动脉之间的传播速度。动脉血管越健康、弹性越大,脉搏波的传播速度越缓慢。
结果显示,17岁的青少年中,从他们开始吸烟到17岁时,如果吸烟累计超过支,平均脉搏波速度比吸烟少于20支的青少年快3.7%。每日饮酒超过10杯的青少年,平均脉搏波速度比日饮酒量少于两杯的同龄人快4.7%。既抽烟又饮酒则会导致更大的动脉损伤,这部分青少年的脉搏波速度比没有烟酒嗜好的人快10.8%。
研究同时表明,青少年时期尽早戒烟可以恢复动脉健康。研究人员建议公共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干预青少年吸烟、喝酒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保护心血管健康。
动脉硬化呈年轻化趋势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很多人以为,动脉硬化是老年人的事,其实动脉硬化已经是年轻人的事了。在30~39岁的人群中,59.7%的人有动脉硬化,在40~49岁的人群中,63.7%的人有动脉硬化。
现如今,血管出问题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对多数人来说,血管从20岁就开始变硬了,胖孩子血管硬化开始得更早。我国6~17岁的儿童中,接近1/3体重超标,他们的血管更容易“早衰”。
紧握拳头30秒自我检测
动脉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如何才能更早发现自己是否动脉硬化?在此,小编分享一个小妙招给大家,双手紧握拳头30秒自查动脉硬化。
1、很快复原,血管健康
握紧拳头时,手掌的血管会受到压迫,血液流通被阻断,手掌会因此变成白色。手掌松开后,血流恢复,如果变白部位很快恢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
2、30秒以上复原,警惕动脉硬化
如果需要30秒以上,手掌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进而出现血管内的“管道”变窄,影响供血。其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不同部位的血管硬化,表现也不同。
预防动脉硬化可以这样做
1、戒烟
吸烟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因此,戒烟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2、预防三高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俗称三高,由于得病的人群广泛,形成了所谓的三高人群。三高除了本身的症状之外,还会引来很多并发症,动脉硬化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预防三高,同样也能预防动脉硬化。
3、减肥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同时还会伴随着很多并发症,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因此,减肥刻不容缓。
4、体育运动
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把身体把多余胆固醇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同时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5、学会减压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处于其中的人普遍会存在压力山大的情况,当人压力增加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内壁。因此,学会减压十分必要。
6、注意饮食
病从口入,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很多疾病都是我们不注意饮食习惯导致的,脂肪,胆固醇都是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因此,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十分必要,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
欲知产品更多详情请拨打--或-!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