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成为每一天的课堂。欢迎大家来到上外云间“家长学校”。
大家都知道,“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不管是运动过程中,还是在游戏嬉戏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那么,当孩子受伤了,作为家长能给出合理的判断和冷静的应对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宝爸学习下简单的止血包扎技术吧。
本期主讲人是一(5)班严施骏皓的爸爸。他的育儿理念是:孩子是自己未来的设计师,父母只需要给出足够的耐心,给出孩子们需要的陪伴,保护好他们,把握好大方向,其他一切都交给孩子,慢一点,不要怕,让孩子自己去描绘美好未来。
一、止血包扎的目的
//
1.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2.保护伤员、预防和减少伤口污染,减少出血,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
二、出血量的判断
//
1.成人血量约占体重的7-8%
2.失血量<5%(-ml)时,能自行代偿,无异常表现。
3.失血20%(约ml)以上时,面色苍白、肢凉,脉搏增快达次/分,出现轻度休克。
4.失血20-40%(-ml)时;脉搏达-次/以上,出现中度休克。
失血40%(ml)以上时,心慌、呼吸快,脉搏血压测不到,造成重度休克,可导致死亡。
//
三、血的特点
//
1.动脉出血:血液鲜红,量多,呈喷射状,短时间内大出血,可危及生命。
2.静脉出血:血液暗红色,量中等,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速度稍缓慢。
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鲜红,量少,呈水珠样流出或渗出,多能自行凝固。
//
四、止血的方法
//
1.指压止血:常用指压止血部位。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地达到快速止血目的。
2.加压包扎止血:用绷带,伤口无异物。
3.填塞止血:只有在四肢使用,严禁填塞腹腔、胸腔。
4.止血带止血: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
//
※一般止血法
创口小的出血,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涂擦时,先从近伤口内处向外周擦,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应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后包扎。
※※指压止血法
⑴头部出血:一侧头顶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颞浅动脉搏动点。
⑵颜面部出血:一侧颜面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面动脉搏动处。面动脉在下頟骨下缘下頟角前方约3cm处。
⑶头面部出血:一侧头面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在颈总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方向。颈部动脉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⑷肩腋部出血: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将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
⑸前臂出血: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
⑹手部出血:互救时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胸襟横纹稍上处,内外侧(尺、桡动脉)各有一搏动点。
⑺大腿以下出血:自救用双拇指重迭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没沟中点稍下方股动脉搏动处。
⑻足部出血:用两手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加压包扎止血法
※屈肢加垫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的有橡皮和布制两种。在紧急情况下常选用绷带、布带(衣服扯成条状)、裤带、面巾代替。
注意
(1)要严格掌握止血带的适应症,当四肢大动脉出血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能使用止血带。
(2)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应用棉花、薄布片加衬垫,以隔开皮肤和止血带。
(3)止血带连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止血带休克或肢体坏死。每30分钟或60分钟要慢慢松开止血带1~3分钟。
(4)松解止血带前,应先输液或输血,准备好止血用品,然后松开止血带。
(5)上止血带松紧要适当,以上后血止并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度。
(6)用空气止血带时,上肢压力不能超过41kPa(mmHg),下肢压力不能超过68kPa(mmHg)。
五、包扎技术
//
1.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感染机会;减少出血,预防休克;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2.现场要仔细检查伤口的位置、大小、深浅、污染程度及异物特点。
3.包扎伤口动作要快、准、轻、牢。部位要准确、严密;
4.不遗漏伤口,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病人的疼痛和出血;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迫神经。
//
如果情况紧急,还是应当及时送医救治。
-END-
撰稿/严施骏皓爸爸
编辑/闫兰兰
责任编辑/俞晨剑
审稿/李淑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