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神经及四边孔综合征

文章来源:股动脉损伤   发布时间:2021-9-15 14:46:40   点击数:
 程少为出诊时间 http://pf.39.net/bdfyy/zqbdf/200921/8231855.html
腋神经及四边孔综合征

腋神经(Axillarynerve)起于后束,包含第5.6颈神经的纤维。初位于桡神经的外侧,腋动脉的后侧,肩胛下肌的前侧,继与旋肱后动脉伴行,穿四边间隙,绕肱骨的外科颈向后进,当腋神经穿出四边孔后,既分为前支和后支。

??腋神经支配

(1)前支:与旋肱后动脉伴行,绕肱骨外科颈,发分支至三角肌,并有穿过该肌达到皮下的细支,分布于被盖三角肌表面的皮肤。

(2)后支:有皮支为臂外侧上皮神经,绕三角肌后缘,穿固有筋膜至皮下,分布于三角肌后下部及被盖肱三头肌长头附近的皮肤。其肌支分布于三角肌的后部,另有一支至小圆肌。

腋神经由其干上发关节支,于肩胛下肌下侧入肩关节。

腋神经走行

腋神经先在腋部疏松脂肪组织中走行,绕过肩胛下肌,与旋肱后血管伴行几乎水平穿过四边孔。

腋神经在四边孔内相对固定,支配小圆肌和三角肌及肩部,外侧三角肌表面的皮肤。当腋神经穿出四边孔后,即分为前支和后支。

它容易在臂丛神经或肩部受到顿挫伤或牵拉伤时受损。

腋神经易卡压部位及其治疗定点

1.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1肋组成,其中有臂丛神经通过,治疗定点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

2.四边孔:四边孔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界为肱骨颈,内界为肱三头肌长头,腋神经从四边孔穿出,此处结缔组织包绕神经,易出现卡压。治疗定点为组成四边孔的肌肉和四边孔处的筋膜

3.三角肌后缘中点:腋神经后支出四边孔后,在三角肌肱骨附着点后方穿过臂筋膜远端,此处易出现神经卡压。治疗定点为三角肌肱骨附着点后方神经浅出筋膜处

四边孔综合征即腋神经卡压,为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或腋神经的一个主要分支在四边孔处受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外侧、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功能受限,肩外展不能或受限。本病可并存于胸廓出口综合征中,亦可能继发于肩部外伤或继发于上肢过分运动后。

(四)症状及体征:

症状:

患肢呈间隙性疼痛或麻痛,可散播到上臂、前臂和手部,部分患者感到肩沉加重,肩部无力。症状在不知不觉中加重,就诊时已有肩外展障碍或外展无力。

体征:

(1)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时述肩部酸痛。

(2)肩外展肌力下降,或肩外展受限,被动活动正常,少数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3)三角肌萎缩,其他肌肉正常。

(4)从后方按压四边孔有一明显的压痛。

(5)将肩关节置外旋位1min可诱发疼痛。

(五)诊断:

肩部疼痛,肩外展肌力下降,三角肌萎缩,肩外侧皮肤感觉改变,肌电图提示腋神经损伤,三角肌有失神经电位即可确诊。

(六)鉴别诊断:

(1)C5神经根卡压:常有肩胛上神经同时受累,压痛点主要在颈部。

(2)肩周炎:肩部被动活动亦受限,肱二头肌长头处压痛剧烈。

(3)肩关节撞击症:肩部疼痛存在60°—°的疼痛弧,压痛主要在肩

峰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jxxy.com/jbzz/12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