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断崖式下滑,让很多建筑设计公司露出了贪婪丑恶的嘴脸,出现了很多建筑设计师与设计公司撕破脸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帝都多如牛毛的设计公司中,有哪些特别恶心?又是怎么恶心法?
1、清华设计院
作者:匿名用户
1.如果不是嫡系千万不要去,除了沦为工具没有任何出路!
不卷死自己,嫡系们都不愿带你玩,带你玩也只是沦为他们激情创作的工具。
你不可能参与创作,做的都是边角料和收拾尾巴。你不需要有过人的技术,甚至是个小白都行,因为他们自认为是技术的天花板,你只需要提供情绪价值,表现的看起来能卷,顺眼即可。
当然顺眼的标准因人而异,玄学!看你顺眼还能多给点儿钱,能吃几年的青春饭。不顺眼只能浪费青春,对职业发展毫无益处。
2.职场氛围乌烟瘴气,弥漫着陈旧的阶级统治的压迫感和学院派的假惺惺。
挤兑人和打压人非常有文人气质。
端着学者的客气,拿着学阀的派头。什么裁员劝退下三滥招数当然不会用,这都是有证据的,文人也要脸,捅到学校那里,清华的金子招牌就要被收回了。清华院在怕学校这一点还是做的非常到位的,没了招牌还怎么给项目贴金。
冷饭让你吃个够,看你go不go。不go,年终给你开个大奖,可能直接没有,反正合同写的就几千块,搞不好你还要欠钱。业务上找不到错处,拐弯抹角的说你态度不行。工资说降就降,安排擦屁股活让你有苦说不出,驻场外派更是边缘者的家常便饭。
最痛苦的是,你都不知道你做错了什么。
你想好好做事,却沉浸在巨大的精神内耗里,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很pua了不是吗?敢怒不敢言。
可能仅仅你的出身,你没有背景,你跟错了人,你说错了句话,领导就看你不顺眼,不够卷,不够讨人喜欢,对人不对事发挥的淋漓尽致。
爬上去的嫡系都是懂点儿宫斗常识的。
嫡系之间面和心不合,拉帮结派,争名夺位。上位的坑有限,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疯狂内耗,不讲效率,美其名曰为了设计,为了追求。
自己累死不说,手下人也得一起有追求。一个人恨不得拿出N个方案,越多越好。概念方案探讨阶段图纸往初设标准整,效果图也都给我渲起来。给大领导看的方案怎么能草呢,大领导的脾气要紧,命不要紧。
改图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开会碰方案的速度,你还想抱怨,你就是个工具,带你玩都不错了,还有人没活儿呢,有人还失业了呢,知足吧。不跟着卷,躺平行吗?行,冷宫去坐一坐吧。
打入冷宫岂止是没钱没活,更要命的是被孤立,被针对,人人都要踩你一脚,势力眼的人真的太多,谁都想把冷饭塞给你。大家暗搓搓的比着谁谁做了什么项目,谁成了领导眼前的红人好沾一把,又暗搓搓的观察和刺探领导是不是又看谁不顺眼,以免惹火上身。
做方案从来都是大学设计课模式。
听起来很学术,专制统治的最佳表演现场。作为高校设计院,不拿出老师的范儿怎么能说自己是学院派。讨论?不存在的。只有老师说话的份儿,下面人都得给我听着。想辩驳两句,你是哪根葱?你的水平不足以跟我交流。当然也可以说话,说啥最安全,当然是夸夸领导。让领导舒服了,才能继续有活干保住饭碗不是吗?技术不重要,提供情绪价值最重要。
有人带是不可能有人带的,你只是工具,请认清自己的位置。
有人说是不是在这样大咖云集的平台是不是可以更好的成长?说好听是野蛮生长,说难听是自生自灭。培养是不可能培养的,铁打的领导,流水的兵,都是吃青春饭的,要啥自行车。醒醒吧!除了给人做嫁衣裳,你是不会有任何机会得到核心技术的锻炼。
新人啥也不会咋办?反正东西丢给你了,你自己想办法去吧。弄的慢咋办?加班啊,反正都是些边角料,价格早就给你定好了,自求多福吧。弄的慢是个事吗?最缺加班的了,多养几个效率低的爱加班的,也不用多付工资,整个单位都卷起来了,这生意可真划算。
3.顶着最高学府的光环,披着学术的外衣,让我们来谈谈业务水平。
方案翻来覆去还是逃不出早些年的老套路,去市场上投标厮杀也没啥优势。
以前很多项目都是背靠学院,如今建筑行业走下坡路,学院的资源也走了下坡路,不得已开始去市场厮杀。领导还沉浸在过去学院风走不出来,被象牙塔保护的太好不知道市场的残酷,方案做着做着就成了追忆往昔辉煌岁月的怀旧现场。创作灵感永远来自清华大学校园里的建筑们,抄了好多年,常抄常新,为清华风的普及做着不懈的努力。
下面的人也没啥话语权,狗腿子们为了投其所好,专捡领导过去满意的手法反复用,也没啥突破,方案一轮一轮的改,就这么耗着,都是陪领导自嗨。苟到最后的狗腿子们,最后终将沦为改图工具人头头和领导打压下属的打手。
没有半毛钱出去拉项目谈项目的能力。
除了自己窝里内耗,等着喂饭还放不下架子,挑三拣四。反正领导钱也有了,毕生追求只剩下名了,管你们这些苦逼打工仔死活。
施工图水平拉胯在业界一直久负盛名。
不用我多叙述,我只知道改图才是这里工作重心。画图三天,改图一年甚至两年。经常看到各专业互相吵架撕逼现场,互相甩锅推诿屡见不鲜。
预算全不管
做方案前考虑下预算?不存在的。那样会限制领导的激情创作,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没有了,怎么能被甲方左右,一定要先给甲方来个炸的,才能显示最高学府的水平。
施工图出完了,发现预算不够,方案推翻了重来。擦屁股活来了,想让谁滚蛋,谁没有设计追求,就安排谁改去吧,反正也没产值。
设计全靠改
方案看一次一个样,永远定不下来。所有人永远在改图和准备改图的路上。可能今天看的顺眼的地方,明天又不顺眼,过几天可能第一次的东西又顺眼了。反正改图的也不是领导,给手下多整点儿trouble工作量都饱和点儿。
其实冲着清华俩字的甲方,能给到设计师的话语权比起私营设计院的话语权已经很大了,很少碰到有甲方提出一些不可实现的要求。但是由于领导前一出后一出的改来改去,从头到尾都没真正意识到自己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就像抓痒一样,不停的挠来挠去还不一定抓到痛点,导致设计过程非常内耗。
领导只是动动嘴的功夫,但是你为了找到他的痒点不停试错不停改,有时候甚至开始施工了突然感觉不顺眼还要改。
工程不是做设计作业,改就改了,更致命的是,经手的人太多,改到最后都不知道那个是最后一版,沟通成本非常高。不只是返工的问题,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也是麻烦,施工队也经常怨气冲天,施工质量可想而知。
领导不会考虑改图太多次的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反正最后建筑总能盖出来。说好听的是追求完美,精益求精。说难听的就是前后不一,逻辑混乱。
只有碰到不差钱的甲方,才觉得可以做出理想的设计。
甲方的审美永远是土鳖,差钱的甲方永远不识货,出手一个项目就得是奔着拿大奖去的,扣扣缩缩的甲方瞧不上!设计费比普通民营设计院高,不整点儿花活怎么显示跟普通设计院差距,实用性和经济型去一边吧,普普通通的设计配不上最高学府的地位。
有着当大师的心,却没有大师的水平和名气,只有金字闪闪的那四个大字。建筑市场不是学术圈,学阀做派也只能用于设计院这一亩三分地。
想要在市场出头,还丢不掉老学阀作风,原地踏步,傲慢与固步自封齐飞,只会一味的吃老本。不看看外面的世界都啥样了,快没饭吃了都。
然而,大清都亡了!
以上描述不代表其他鱼龙混杂的小工作室小作坊团队,那就是另一种坑法了,有过之而无不及。
2、AedasBeijing(凯达环球)
作者:匿名用户
下面,讲述一下我的血泪史。
Aedas来我们学校CareerFair招人,然后我就加了hr
最近更新